2024年11月,康养学院实训中心以迎接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,启动实训中心“环境优化与文化浸润”专项行动,通过对整个实训中心的空间重构、智慧赋能、文化铸魂三大工程,打造“安全、高效、人文”的实践教学环境,为培养高素质康养人才提供全方位支撑。
 一、空间重构:分学科构建实践场所 
 
 
 1.功能分区科学化
    对标《医学类实训中心建设标准》,重新规划模拟手术室、急救训练区、基础护理实验室、老年护理、母婴护理、0SCE考站、健康服务与管理实验室、现代康复、传统康复、虚拟仿真实验室等10个功能模块,增设人文实验室等特色区域,满足多学科交叉教学需求。  
 2.环境安全标准化 
    升级消防设施、急救设备,设置清晰的安全标识与应急疏散路线图,顺利通过省级实验室安全检查,并获得好评。 
 3.环境优美持续化
 每周组织了一场以“劳动教育”为主题的卫生打扫活动,对实训室走廊、实验物品、窗帘等进行全面打清,为师生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实验环境。
 二、文化铸魂:厚植康养人文精神 
 
 
 1. 文化墙与荣誉展区 
    在走廊及实训室内设置“中医养生”、“名师风采墙”、“南丁格尔誓言”激发学生职业使命感;以及全院师生近5年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得的荣誉展示区。   
 2. 人文实践活动 
    开展“医者仁心”主题沙龙、标准化病人(SP)情景剧大赛、创客作品展示等活动,将沟通技巧、人文伦理融入实训教学,年均参与学生超2000人次。   
 三、迎评攻坚:环境文化双效并举 
 1. 评估材料可视化  
 整理近三年实验室开放记录、学生满意度调查及安全环境整改台账,形成“建设-反馈-优化”闭环证据链。  
 2. 迎评动线设计   
    设计“专业性+人文性”参观路线,安排学生讲解员演示参观路线,获各级各类专家好评。    
 “环境是显性课堂,文化是无声教材”,未来实训中心将持续深化环境与文化协同建设,探索“课程思政+实训场景”融合模式,为康养人才培养注入更深厚的人文底蕴与技术活力。